矿井通风系统智能化改造及其应用(下)(图文)

时间:2024-04-09 08:51:25  点击数:


3.3 设计方案优化
      结合矿井现有通风条件和系统优化需求,制定改进方案。

3.3.1 采煤工作面优化方案

      以213107 工作面为例,分别在 213106 辅运巷安装 2 道风门,213107 胶带巷安装 1 道风门,在 213107辅运巷及专回各安装 1 道风门。采煤工作面风流优化系统如图4 所示。其中编号 1、3、4 为自吸风门;编号 2、5 为自调节风门。正常通风时,打开 2、3、4 等风门,形成 U 形全负压通风,关闭 1、5 风门形成闭合回路;发生灾变需要反风时,则打开关闭的 1、5风门,形成风向逆流,由 1 号风门进风,5 号风门回风,其余 2、3、4 号风门关闭,可实现反风效果。
 

图4 采煤工作面风流优化系统

3.3.2 开拓大巷灾变条件下优化方案

      当开拓大巷某一地点发生火灾等事故时,由于明火存在火风压,在自然通风条件下,明火与有毒有害气体会随风流向下游区域蔓延。为准确监测灾变后的气体特征,需要安装烟雾和 CO 报警传感器。当监测气样指标超限时,系统自动打开胶回联巷处的 2 道风门,实现局部巷道的风流短路,改变供风方向,切断向下游蔓延的气体扩散通道,从而达到保护下风侧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效果。风流短路调控路线如图5所示。
 
图5 风流短路调控路线

3.3.3 掘进工作面优化方案

      在掘进工作面新鲜风流进风侧安装有 2 台变频轴流式局部通风机,在巷道风门里正头、专回口安装有甲烷传感器。对风筒安装风压传感器,结合掘进期间实际瓦斯涌出量和浓度指标,系统自行计算供风量是否满足风排瓦斯需求,通过变频实现风量调节。掘进工作面优化布置如图6 所示。
 
图6 掘进工作面优化布置

3.4 构建智能通风系统
      经过分析矿井通风能力与现状,针对现有通风条件与优化升级要求,构建智能化通风系统平台。

      (1) 经过对矿井各巷道坐标参数进行采集,建立数字化矿井模型,更加直观展现通风网络的多维动态系统;经过对巷道主要测站安装传感器,实时监测采集通风数据,将鼠标点击在巷道模型任一点上进行多角度旋转观测,屏幕上会自动出现对应地点传感器的所有回传信息,如传感器编号、运行状态、是否报警、安装位置名称、监测风速指标、zui大预警指标和甲烷、一氧化碳等气体浓度,可供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,实现矿井通风的可视化、数字化管理。巷道数字化模型效果如图7 所示。
 
图7 巷道数字化模型效果

      (2) 通风设施风门自动调控。通过在配电点安装视频摄像装置监控风门开闭状态,联网并入多元远程控制系统,在屏幕上可显示风门状态、安装位置、局部通风机变频功率、风速、风量以及风门异常开启持续时长等参数。当通风网络异常,需要立即作出调控时,可通过风门调节远程自控系统改变风门的开闭状态;同时实时监测过风门风量变化参数,满足调控要求后自动停止风门移动。风门调节远程自控系统显示界面如图8 所示。
 
图8 风门调节远程自控系统显示界面

      (3) 为提升防灾抗灾应急能力,系统开发了火灾气体异常监测报警系统,作为子系统可并入多元数控平台,与智能通风模块、监测监控模块、束管监测模块和风机检测模块等功能模块一起使用。其主要监测内容包括主通风机供风量、压差,各采掘地点的供、回风量数据,束管监测到的 CO、CO2 指标、传感器监测的 CH4 指标,各地点异常高温的火灾响应预警级别等。通过对相关信息进行系统性综合分析,得出科学灾害评估结论,利用实时反馈信息,制定合理应急救援方案。多元数控平台和监控如图9 所示。
 
图9 多元数控平台和监控

4 结语
      通过对矿井现有通风系统现状进行评估,指出存在人工监测工效低、持续时间短、易产生巡检盲区、有漏检可能等弊端,体现出对通风系统升级改造的迫切性需求。对智能通风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,结合矿井自身现有条件,针对采煤工作面、掘进工作面和易发生灾变的开拓大巷等地点制定优化调风方案,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通过优化升级后的智能化通风监测系统投入运行,矿井在生产期间能够更直观分析调整各地点需风量,有利于矿井通风安全和有效调度,有效避免了火灾等事故发生,为实现矿井高产有效和本质安全奠定了基础。


      鹤壁市双民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是以制造大型矿山提升设备,电器成套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主的科研型高科技企业,是国家矿山专用设备及配件产品定点生产单位。主要生产、销售JTK、JTP、JTPB、JK、JKB、JKM、JKMD型系列矿用提升绞车、矿井提升机、多绳摩擦式提升机、JZ型凿井绞车及矿山各种成套设备及配件。